继2018 年12月的4+7试点,到2019 年9月的4+7扩围,再到2019 年12月的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带量采购的规则已经日渐成熟,各地落实执行也有取得一定成效。从已开展的三次集采时间跨度来看,时间间隔逐步缩小。此前有分析预测,第三批国家集采有望于2020年7月启动。
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具体何时启动,官方目前仍未公布通知。但从目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来看,有大量过评但尚未启动带量采购的品种,为带量集采提供了大量品种选择。而随着带量采购经验不断积累,过评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国家集采将步入常态化。
进集采,是机遇也是挑战
近日,多地已正式开启第三批国家集采报量工作。
6.22,湖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报送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要求各机构报送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数据,鼓励医保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自愿填报。
广东省医保局已下发文件,要求所有机构在2020年7月3日下午17:30前完成报量。按广东省医保局的规定,所有民营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可自愿参加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药店与医院同步报量,在国家集采中这还是第一次。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8.9万家零售药店。而广东省有超过5.4万家药店,是全国药店分布最多的省份。也就是说广东将有5万多药店可自愿选项参加第三批国家集采,以国家集采的中选价格进行药品的采购。
广东首轮药店集采试点只有17家药店的情况下报量金额已超过1亿,多个厂家以4+7中标价格甚至低于中标价向药店供货,药价平均降幅达61.2%。从这一数据看,一旦全省所有的民营医院、药店都来参与报量,这部分市场体量将非常巨大。
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也看到,在带量采购下,仿制药和原研药都面临价格和市场的挑战,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更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带量采购,正在促进医药行业加大高端仿制药的开发和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
在这种形势下,哪些企业将会迎来机遇呢?业内普遍认为,具备品种持续推出能力的仿制药企和高研发投入的创新药企会更容易找到生存空间。只有仿制药企产品丰富且持续推出新产品,再借助带量采购快速开拓市场,这样才能在未来药品集采的竞争中更优势。